English

小说在新的世纪会失宠吗?

2000-01-26 来源: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赵晋华 我有话说

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、著名学者陈平原先生于年初接受某报采访时说:在20世纪颇为风光的以叙事为主体的小说在下一个世纪将受到很大挑战,一度沦为配角的诗文有可能重返舞台中心。各种人物传记、历史叙述、风土记忆、文化随笔乃至人文社科的专门著述,都将夺去原先属于小说的“注意力”,文学创作或研究作为一个专业的边界从某种意义来说,将日益变得模糊。目前仍在萌芽状态的“网络文学”,随着教育逐渐普及以及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,“五四”时期所提出的“爱美”(amateur)的文学理想将成为可能,文学成为“修养”而非“技能”的理想有望实现。就陈平原这一观点,记者借新年第一次采访诸多作家之际,请他们发表了各自的看法。

苏童说:随着全球化、科技化的进程,年轻一代对于文学的爱好不再成为“技能”而只是一种“修养”,我倾向于这种观点。但我相信叙事文学、虚构类文学仍然有大量读者,19世纪福楼拜等作家至今还有读者。文学是符合人性的,人的心理空间很大一部分势必用文学艺术来填充,它对相当一批人产生影响。不用担心小说的地位会受到侵害,它的存在和影响会一直存在下去。

陈村说:对大多数人来说,文学就是一种修养,因为大多数人不写作,“技能”掌握在少数人手里。网络的发展使大多数人参与进来,你会发现网络作者的叙事能力、看问题的视角都很好,民间也有许多高人。小说是虚构的,可以充分发挥想像,这一功能是别的文体替代不了的。小说不会没有,它还会存在下去,还有相当的读者和影响,只是节奏不一样而已,像《追忆似水年华》那样大部头的作品也许很少人读了,十几万字的长度比较受欢迎。

方方说:社会生活的丰富和复杂已经超出了作家的想象力,人物传记、历史叙述等人文学科的各种著述会和小说平分秋色,但文学作品总会有读者。最近,武汉市有个调查问卷表明,小说的读者量仍然排在第一。我们写小说写到这个年龄,有时谈起来也觉得没有意思,但年轻人喜欢写作的人还是很多,说明小说有读者基础。

南帆说:就小说不会再像20世纪那么辉煌这一点来说,我比较赞同陈平原的观点,在下个世纪,小说面临许多强大的对手。散文、诗歌、戏剧、小说以及论文之间传统的界线会越来越模糊,文化意义上的随笔、历史叙述等会夺去人们对小说的关注。影、视对于小说的挑战不仅没有结束,还要加大,小说虚构的部分,影、视是可以替代的,“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”这样的意境对于影、视的表现力来说,非常容易,只有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”这种意境是影、视无法替代的,总之,最好的影、视对于最好的小说构成很大的挑战。但是,我们说小说的影响力在下降,并不说明最好的那一批作家也失去了读者。最好的作家肯定是有读者的,毫无疑问。就像诗歌的影响力一直在衰退,但诗歌并没有消失,我对诗歌不看好,不知道陈平原为什么说诗歌有可能重返中心。

余华说:自从文学产生以后,“修养”一直都是大于“技能”的。人物传记、历史叙述也是属于文学体裁,在西方,是用虚构类和非虚构类来区别的。对于下一个世纪很难判断,我们只能以比我们发展快的国家为例,拿美国来说,因特网的比例很高,有八、九千万用户,网络的迅速发展对传统媒介没有构成很大挑战。美国的出版物每年在10万、12万种左右,文学类读物在出版物中占30%以上,小说在文学类读物中占30%以上,这个情况几十年来没有变化,从目前来看,暂时也看不出会有太大的改变。网上书店的出现,给一些大学出版社、小出版社的传统出版物的发行带来便利。如果说小说在20世纪是辉煌的,而它在19世纪更辉煌,美国的小说读者没有受高科技的冲击,每年有一百多本小说的发行量在一百多万册以上,有的一千万册以上。中国的出版物每年有10万种,若说人物传记、文化随笔好卖,可是人物传记必须是名人,在中国能出传记的名人每年有多少?小说有多少?而作家的随笔也没有作家的小说卖得好,读者习惯了看故事,故事比随笔吸引人,这还是个体裁的问题,很难改变。如果说小说读者大幅度下降,那么随笔读者将会下降更快。小说不受专业的限制,在全球始终占最高比例。

就以上作家和评论家的看法和论述,记者拣其与陈平原先生不同之处求教于他。陈平原作了一些补充:诗歌在所有文学里是最先锋的,语言的讲究在小说、散文之上。相对于其他门类,文学最依赖的是语言,诗歌的实验性、突破性远在其他之上;文学爱好者都有这样的经验和认知,最初爱好文学是从写诗开始,诗歌是最容易入手的,好不好是另一个问题。从业余的角度来说,诗歌爱好者最多,诗人的非职业性最强。说诗歌有可能重返中心指以上两点而言。中国古代文人有很多不写小说,写作诗、文,古代文人不是职业的,写作诗、文是自我感动的手段,一种瞬间发现美的能力,是否是职业作家不是最重要。衣食无忧的下一个世纪的国人,若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在文学创作、欣赏中获得精神的愉悦,将文学作为“修养”而非“技能”,是我们所希望的。在20世纪,小说的娱乐功能很强,而现在小说的娱乐的功能和传播知识的功能被分解掉很多。就想象力而言,还会有很多人读小说。最后,陈平原笑说:我可不愿捉对厮杀,我的观点并不是很严谨、很有逻辑的论述,只是针对下一世纪的一种预测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